乐动在线注册(中国)官方网站,注册登录

【中国环境报】城市内涝防治需排蓄并举

发表时间:2024-07-05     点击:次     编辑:孙彦钦

◆蓝楠 高秋丽

我国目前已全面进入主汛期,部分地区发生城市内涝,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。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包括自然调蓄空间不足、排水设施建设滞后、应急管理能力不强等。治理城市内涝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必须高度重视。笔者认为,与其事后补救,不如从源头把控,做好城市内涝防治规划,落实排蓄并举措施,掌握城市内涝防治的主动权。

提高暴雨期雨水的排放能力,找准城市内涝风险点和积水点是关键。城市排水系统功能划分不明确、未能彻底实施雨污分流、管道口径过窄是导致暴雨期雨水排放不畅、形成积水点的重要原因。因此,要重点建设完善排水管网工程。开展“一点一策”改造工程,通过实施防汛排涝应急工程,对城市内涝易渍涝片区改造、中心城区雨水直排口建设工程、主城区能力提升渍涝点改造等项目,制定更为全面有效的排水规划方案。在城市内涝积水点和易涝点设置旱溪等排除内涝积水的径流通道,同时做好日常清扫和监管工作,防范生活垃圾和落叶等进入排水口堵塞排水管道,以提高排水管道的排水效率。这样,在遭遇暴雨等强降雨天气时,雨水能实现畅排,局部积水能够快速疏散,从而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率。

大量不透水路面导致雨水难以实现有效循环,从而加剧了城市内涝的危机。因此,除了完善排水基础设施,也要提高城市暴雨内涝的防御能力,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,合理安排城市空间。在构建城市内涝防治体系的过程中,按照“海绵城市”建设要求,优化城市布局,按照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的方针,提高雨水存蓄能力。比如增加城市绿地,新建及提升绿地广场与口袋公园、下凹绿地、雨水花园、植草沟等源头减排设施,完善雨水贮存设施、人工湖排蓄设施等,为雨水存蓄提供条件。

很多容易发生内涝的城市濒海临江,依河傍湖,保护好城市的湖泊和湿地,实现雨水自然渗透、自我净化、永续利用,既能够有效避免内涝的发生,也能维系城市水生态功能。蓄涝水面率成为制约排涝流量设计大小和治涝效果的关键因素。一方面,河道过流断面不够,涝水无法到达排涝泵站,从而导致水位过高,需要新开挖河道和湖泊,增加水面率。另一方面,降低河道的常水位也是增加调蓄空间、降低城市内涝风险的重要方式。

作者单位:乐动在线注册(中国)官方网站,注册登录(武汉)公共管理学院

链接:中国环境报电子报 (cenews.com.cn)

(原载《中国环境报》2024年7月3日)


最新动态